什麼是PRP 增生療法?台南PRP治療/安平PRP治療
PRP(platelet-rich plasma)又稱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是增生治療的一種。 是抽自己的血液,離心後抽出其生長因子,利用自身的多種生長因子,注射到患處,來促進血管新生以及組織修復與再生。 對於組織的修復會比傳統復健或藥物來的更快更有效。常見的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等骨關節的疾病,在過去嚴重可能需要開刀來治療,而現今醫學透過不動刀關節治療技術- PRP增生治療,可幫助遠離疼痛。
增生療法是什麼?跟PRP有什麼差異性
增生療法是一種刺激身體軟組織(包括肌腱、韌帶、關節軟骨)再行修復的治療方式,把具有促進修復能力的物質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治療疼痛、增強軟組織強度的目的。
增生療法的主要成分有時單獨使用,有時合併使用。隨著科技的推陳出新也不斷進化,常用的有:「滲透壓衝擊物(例如葡萄糖、甘油、硫酸鋅)」、「刺激物(例如酚、愈創木酚、浮石、單寧酸)」、「化學趨化劑(例如魚肝油酸、Sarapin、臭氧)」、「細胞製劑(例如PRP、幹細胞)」共四種。
而最廣為人知的是「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法」,直接針對疼痛根源治療,將天然物質(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在關節內軟骨、肌腱、韌帶上,促使局部細胞發炎、增進血液循環,以利修復時間縮短且減少疼痛。葡萄糖經實驗證實可以吸引纖維母細胞,重啟自癒反應,促進韌帶與軟骨的修復;當它與細胞蛋白結合,可以治療身體疼痛神經、停止疼痛循環。
目前醫界的另一主流為PRP(自體血小板),也是屬於增生治療法的一種,藉由抽取患者自己的血液,透過離心機將抽取的血液分離,所產生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主患部的療法,具有讓組織再生、減緩發炎疼痛、減少軟骨細胞壞死的增生功能。單次PRP增生治療,可約等於3-4次葡萄糖增生治療。
PRP增生治療法介紹
增生療法的治療原理是什麼?
「關節不穩定」是骨骼肌肉疼痛的根源,而負責穩定關節的就是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當軟組織一旦受傷就不容易修復,主要是因為組織修復需要靠血液循環系統攜帶養分促使受傷組織修復,但是關節內的軟骨、肌腱、韌帶等組織,由於血管分布少、血液循環差,所以自我修復能力不佳需要花更長時間。
而增生治療,就是針對軟骨、肌腱、韌帶等部位進行天然物質的注射,自然地啟動啟動人體修復的反應,促進軟組織自行修復。
增生治療的次數,多久要打一次呢?
增生治療的次數因不同疾病、不同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也與患者的個人修復能力有所差異。但也有許多患者一次治療即可大幅減緩疼痛甚至無痛。
一般而言,增生療法原則注射頻率為4週一次,因病人耐受性及嚴重程度,醫師判斷是否縮短1-2週注射1次,待狀況改善可延長注射間隔,療程約需4-6次注射。根據症狀不同常需多點注射,於注射後會有腫脹感,3-7天後修復機制重新啟動,疼痛就會逐漸下降。
什麼情況下適用PRP增生治療?
PRP增生治療法可運用於復健科、骨科、運動醫學、牙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泌尿科、眼科、美容醫學、傷口處理等。包含:
骨科、復健科、運動醫學:用於治療骨折、骨關節炎和關節軟骨損傷等。
關節軟骨損傷:膝蓋半月板、肩關節盂唇、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或剝脫性骨軟骨炎。
脊椎椎間盤損傷、小面關節病變、腰椎滑脫及薦髂關節病變。
肌肉撕裂傷。
慢性肌腱、韌帶病變及撕裂傷:網球肘、足底筋膜病變/撕裂傷、肩旋轉肌袖損傷、十字韌帶損傷。
周邊神經損傷:如腕隧道症候群等神經壓迫。
牙科:用於牙齒植入手術後的口腔康復。
耳鼻喉科:用於治療鼻竇炎等慢性鼻病。
神經外科:用於神經組織的修復。
泌尿科: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眼科:用於治療一些角膜和視網膜疾病。
美容醫學:用於改善皮膚質地和減少皺紋。
傷口處理:用於幫助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